close

  《全國掛科率最高的185所學校》最初由人人網網友“謝夢非”發佈婚禮顧問課程在其網絡日誌中,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謝夢非”在人人網日誌中稱,這一排行榜是“大學助手”根據全國3049所高校學生的期末成績統計得出。(1月24日《大河報》)
  大學中的“掛科”與大學戀情一樣的普遍,這是大學校園中的一道特殊風景。“人類已經阻止不了大學生對不掛科的憧憬”,與此同時,也有人說,“沒新竹買房有掛科的大學,便不是完整的大學”,有點戲謔,是不是真實地反映了現代大學的狀況呢?於是,全國大學“掛科率”排行榜應運而生。
  看慣了各式各樣的大學排行榜,主打“掛科率”概念的還是第一次,看起來有點惡搞的意味信用貸款。不管這個排行榜的科學性如何,起碼視角比較獨特,從中可以看到大學生學習中的共性問題,比那種總是在比拼科研文章多少、較量院士人數等指標的大學排行榜,要更有現實針對性和親和力。
  《全國掛科率最高的185所學校》排行榜的製作者,沒有光鮮亮麗唬人的名頭,不是國際知名機構所做的調查結果,也不是國內大學、科研單位的研究結論,幾乎是“從網絡中來,到大學生中去”,債務整合充其量是網絡上槽點集中的“灌水帖”。能迅速走紅,無非貼近大學生實際。可以想象,看過榜單的人,打死也不會就此深信不疑、信以為真,權當茶餘飯後的談資。
  好比美國電影“酸草莓獎”,目的就是要“挑刺”、“找茬”ssd固態硬碟壽命,即便“獲獎”的電影和藝人會因為“最差”而臉上掛不住,也總歸是一種提醒。正如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分析的那樣,國內大學入門關口在高考的環節,通過嚴格選拔之後,進入大學就開始相對寬鬆,高中階段的應試教育,到了大學開始不再管用,才出現了“掛科”的現象。在這個意義上,“掛科率”排行榜就是“酸草莓獎”,以另類的方式,給了大學生和學校一個善意的警示。
  其實,“掛科率”排行榜不是空穴來風,比如高居“掛科率”前列的數學學科,應該是各專業的“通識課”,可是,因為將來用途不大,加上學科的難度,經常成為大學生考試的滑鐵盧。實際上,“有用”學科好好學,“沒用”就提不起興趣,反映了大學教育中素養性與專業性課程設置之間的現實矛盾,也是高等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典型表現。
  從功利的角度看,對於大學生就業起不了直接作用的學科,“掛科率”偏高可以理解。然而,如果大學教育只盯著就業率,而忽視了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也是大學教育理念的“異化”。當“錢學森之問”成為一道無解的難題時,或許充滿隨意和搞笑色彩的“掛科率”排行榜,間接地做出了一些回答,值得關註。
  大學“掛科率”排行榜,把現代高校學子中的掛科問題直接拎出來示眾,也許本來是出於“標新立異”,卻無意中點中了命門,網上的段子說,“雖然我沒書,沒筆記,沒上課,沒複習,但是我有一顆不想掛科的心啊。”可見,“不掛科、不學習,二者不可兼得”,大學學習固然強調自主性,總還是有大學的規則,不去反求諸己,只是“瀟灑面對”,自然逃脫不了“掛科”的魔爪,而“掛科率”排行榜,可不是像“福布斯”排行榜那麼榮光。
  文/寇軍  (原標題:大學“掛科率”排行榜不全是惡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66praut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