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 林世寧
  通訊員 徐運娟 蔡珊珊
  截至10日,廣州登革熱發病人數已連續11天高位數增加。本報昨日一條關於中大科學家給蚊子“絕育”的報道引發各方興趣。
  10日,記者從中山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瞭解到,該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一項科研成果有望使蚊子免疫登革熱病毒、瘧原蟲等病原體,還能有效控制蚊子蟲群數量。該項目或在中美澳三國開展田間試驗。
  怎樣讓“蚊子不育”?向蚊子體內導入細菌
  目前預防登革熱的主要手段是控制白紋伊蚊,阻斷傳播途徑,如環境改造、噴灑殺蟲劑等。但長期大量使用化學殺蟲劑,不僅耗資巨大,還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也會導致蚊蟲產生抗藥性。
  據瞭解,奚志勇教授團隊已從果蠅、伊蚊和庫蚊體內提取到名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併成功導入到白紋伊蚊體內,建立穩定的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蚊株,可進行實驗室大量繁殖。
  這些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與野外雌蚊交配後,所產的卵因細胞質不融合而不能發育,在種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後,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向野外釋放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雌蚊,通過這兩個步驟將最終實現白紋伊蚊不再傳播登革熱的目標。
  目前,研究團隊已在廣州、海口選擇了野外試驗點,進行了蚊蟲釋放前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結構和分佈的調查工作。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始向野外釋放新型雄蚊。“所產生的效果就像定期噴灑殺蟲劑,可以有效降低區域內的種群密度。而且具有高效、持續性和環保、低成本的特點。”奚志勇教授團隊主要成員鄭小英副教授表示。
  鄭小英介紹,自然界中60%-70%的昆蟲體內都共生有沃爾巴克氏體。1967年就有研究者發現,體內含有不同類型沃爾巴克氏體的庫蚊交配所產下的受精卵由於細胞質不相容而不能發育。研究者1967年在印度尼西亞一個村莊做過實驗,按照事先研究的數學模型,連續12周定時在村裡釋放從另外一個地方捕獲的庫蚊雄蚊。12周後,當地庫蚊種群居然滅絕了。她表示,研究團隊還原了1967年研究者們曾發現的讓蚊子“絕育”的辦法,讓自然界的偶然事件,變成了人為可控的必然事件。
  如何阻斷病毒傳染?蚊子打“疫苗”不傳染
  為什麼白紋伊蚊會傳染登革熱、瘧疾等疾病,而其他蚊子不會?原因是白紋伊蚊體內沒有這些病原體的抗體。登革熱病毒,瘧原蟲等可以在白紋伊蚊體內繁殖,在它叮咬人時,會把這些病原體註入人體內而傳染髮病。
  鄭小英介紹,研究團隊還發現,白紋伊蚊攜帶了新型沃爾巴克氏體以後,體內對多種病原體(如登革熱病毒、黃病毒和瘧原蟲等)產生了抗體,登革熱病毒無法在其體內發展和傳播。沃爾巴克氏體就如同“疫苗”一樣阻隔了病毒,蚊子無法把登革熱病毒傳染給人類。
  另外,由於沃爾巴克氏體只能通過宿主母系細胞質遺傳,所以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雌蚊所繁殖的後代也會攜帶新型細菌,天然具有對登革熱病毒、瘧原蟲等的免疫力,也不再會傳播上述疾病。
  鄭小英告訴記者,不久前,研究者在澳大利亞進行過一次試驗,在野外釋放了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雌蚊,試驗結果顯示,新型種群對原有種群的替代效果非常理想。
  會不會影響生物鏈?在澳評估表明很安全
  為了阻斷瘧疾的傳播,科研人員從幾十年前就開始了蚊子絕育的研究,但是許多研究者採取的方式都是轉基因辦法。此類方法,引起了不少人對生態安全的擔憂,“轉基因生物是實驗室生產出來的怪物,一旦被青蛙等捕食,有可能造成生物基因改變。”
  鄭小英表示,奚志勇教授團隊所採用的方法與轉基因有本質區別,沃爾巴克氏體是天然存在於昆蟲體內的,研究團隊沒有創造新物種,基本不會對生態帶來影響。該項目已經獲得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及工業研究組織,美國環境署,中國農業部的許可,分別展開田間試驗。其中澳大利亞全面評估了該項目對社會及環境的風險,結果表明該技術是十分安全的。
  鄭小英表示,他們所研究的方法基本不會造成蚊子滅絕,即便一片區域的某種蚊子滅絕了,周圍的種群會很快補充過來。
  林世寧、徐運娟、蔡珊珊  (原標題:科學家給蚊子打絕育疫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66praut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